【瓷胎竹編 [牛哞哞] 絲絲扣扣的指尖技藝】
瓷胎竹編又稱「竹絲扣瓷」,是流傳在四川省邛崍市境內的一種民間手工藝。邛崍市平樂鎮盛產慈竹,慈竹的竹節較長,通常在六十五厘米左右,是瓷胎竹編最主要的原材料。四川竹編源於漢代器皿,入清以後,巴蜀工匠開始在錫壺上編製竹編。后因錫壺原材料緊缺,改用瓷作載體,編製出的成品較錫壺竹編更為美觀,受到人們的歡迎,由此形成瓷胎竹編。 瓷胎竹編工藝繁複,首先需選竹、刮青、破節、曬色成竹片,然後通過選料、烤色、鋸節、啟薄、定色、刮片、沖頭、揉絲、抽勻、染色等十幾道工序加工成絲,再將竹絲緊扣景德鎮白瓷的瓷胎,以挑壓方式進行編織,其中包括起底、翻底、翻頂、鎖口等環節。編織過程中要求不露絲頭,不起紋絲、疊絲,以保持竹絲經緯比例勻稱地編織在白瓷外表。
via:@四川非遺 #安逸鬧元宵#
四川文旅
政府認證2021年02月23日 15:55



廣告



廣告



最新動態